好吃不過沙琪瑪:滿族傳統甜點的故事

相信很多人都吃過沙琪瑪這種甜點,可能也知道,它是一種已有數百年歷史的甜點。現代的沙琪瑪,是用麥芽糖、小麥粉、棕櫚油、雞蛋、砂糖,再加上一些香料所製成的。但古代的做法,卻有一些不同。

根據中國學者愛新覺羅瀛生(1922-2013)的記載,沙琪瑪是中國滿族的一種傳統點心,原先沙琪瑪的製作方法是用糖裹上乾果,再用刀切成塊。後來改為用油炸麵粉加糖切塊,才變得比較像我們現在吃的沙琪瑪。

與瀛生差不多同時期的梁實秋(1903-1987)在回憶北平點心的時候,也提起過沙琪瑪,認為從名稱看來該是滿洲點心,他說:「這東西是油炸黃米麵條,像蜜供似的,但是很細很細,加上蜜拌勻,壓成扁扁的一大塊,上面灑上白糖和染紅了的白糖,再加上一層青絲紅絲,然後切成方形的塊塊。很甜,很軟和,但是很好吃。如今全國各處無不製售薩其瑪,塊頭太大太厚,麵條太粗太硬,蜜太少,名存實亡,全不對勁。」

既然沙琪瑪是滿族的一種傳統點心,那我們不妨再往前找找是否有更早的記載。果然,在十八世紀時,由清朝官方編纂的《御製欽定清文鑑》中就有沙琪瑪的相關記載,裡面提到,沙琪瑪是一種以胡麻和砂糖為材料所做成的砂糖甜點,又叫做「糖纏」。

想想我們現在吃的沙琪瑪,甜蜜黏牙,麵粉雞蛋油炸蓬鬆起來變得彎彎曲曲的,就覺得「糖纏」這個名字很有道理。

既然沙琪瑪是滿族的傳統點心,那麼它出現的年代應該是在清朝了?可是如果我們用「糖纏」這個名字回去查,可以發現,至少在明朝的時候,就有類似的甜點做法。在十六世紀的《本草綱目》中,李時珍(1518-1593)寫到白砂糖的時候,就說把白砂糖和果仁、橘橙皮、薄荷之類的東西和在一起做成餅的樣子,就是「糖纏」。

和李時珍同年代的明朝文學家徐渭(1521-1593)曾經遠遊北方塞外,留下許多文學作品,其中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胡兒處處路旁逢,別有姿顏似慕容。乞得杏仁諸妹食,射穿楊葉一翎風。」詩的後面還寫了一條小註釋:「虜最嗜糖纏杏仁。」可見當時徐渭在塞外遇見的胡人(可能是蒙古人,也可能是滿人),已經十分喜歡糖纏這樣甜點了。

那麼,既然至少在明朝的時候中國就有製作「糖纏/沙琪瑪」的技術,為什麼現代的資料都記載沙琪瑪是滿族的傳統點心呢?原因應該還是出在「沙琪瑪」這個名字身上。

沙琪瑪有很多別名,諸如沙其馬、薩其瑪等寫法,都有人使用。它之所以有這麼多同音異字的名字,是因為「沙琪瑪」本來就是滿文「Sacima」的音譯。滿文的「切、斬」這個動作,唸做「Sacibumbi」,而滿人在為沙琪瑪這種油炸好之後要切成一塊一塊的甜點命名時,就借用了滿文的「切」的字根,稱它為「Sacima」。

沙琪瑪的滿文。滿文是一種拼音文字,這個字就是由sacima六個音節所組成的。

寫到這裡,沙琪瑪的小故事也差不多要結束囉。記得小時候買到的沙琪瑪,都會放上一顆葡萄乾做為點綴,近年來也許是因為廠商節省成本的關係,已經很久沒有買到上面有葡萄乾的沙琪瑪了。但是啊,回頭看看歷史記載,應該還是要放上乾果仁,才算是正宗的沙琪瑪喔!

 

參考資料:
1.愛新覺羅瀛生著,《老北京與滿族》,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
2. 梁實秋著,《雅舍談吃》(增訂新版),台北:九歌文庫,2009年。
3. 羽田生編著,《滿和辭典》,台北:學海出版社,2011年。
4. 李時珍編著,《本草綱目》,中國基本古籍庫。
5. 徐渭著,《徐文長文集》,中國基本古籍庫。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