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橋下,一埔一埔。

作者:呂其正

三重很長,以疏洪道和高架橋切割;多的是從中南部上來發展進而定根的人群,所以多的是雲林等地的同鄉會。你若有朋友住三重,也許他新年回的老家就在雲林。也因如此,多的是從中南部帶上來的信仰宮廟。

若你沿著黃色捷運線從民權西路站往西,那你會經過大橋頭,那可能就是你三重朋友的長輩昔日長居之地,北上人們的工作機會往往要在這個熱鬧的人力市集找尋,台北這側的台北橋(大橋頭)往昔如此,但三重端的我就不清楚了。

e69caae591bde5908d1.png

1934年,由鳥瞰圖畫師金子常光所繪,鳥瞰圖中有那些被刻意標示出的地標或物產。

三重端的台北橋以下街道應是老街,至於時間多久,我不清楚,也許現在改建後的四五層樓房子側面還可以找到若干痕跡,一些二重疏洪道旁邊也有一些合院,新莊捷運沿線啟動後拆了不少,要一口氣順著氣勢重新開發,所以,得多找找。

這捷運沿線周遭,你可以一個站一個站出來觀看,你會看到一大片的停車場或工地,這些原本都是台一線當年興盛的工廠,有紡織、肥皂、牛奶等等輕工業廠區。那也可能是你或你同學爸媽當年北上第一份工作所在之地,沿著中壢到桃園,越過龜山到新莊與三重,工人集體上班,集體下班,相知相戀,所以你可能有兩個老家,父親的老家與母親的老家是那麼遙遠,但他們就是離開了原生之地在此相遇並生下了你。

今天你除了看到新興的房地建設與都市更新要在此些空地磨刀霍霍之外,你還可以看到不少仍存的工業區,人潮依舊,取代的則是從更南端更南方的國際移工(外籍勞工)進駐這裡,展開異地人生。

若你把時間往前回溯,回到日治時期的新莊郡鷺洲庄,那你就會在種種以台北市為中心的鳥瞰圖中看到遠方三重的點點聚落,依靠盆地西部水圳的散村點點,那蔡雪溪的扒龍舟,漂亮的台北鐵橋遠處消失點就落在三重端的台北橋聚落下。沿著圖畫看那一叢一叢的聚落,一路向西,反而是臺北盆地更早開發的痕跡,三重埔的旁邊是二重埔,二重埔的旁邊是頭前埔,這頭前埔就是新莊捷運站新莊市下的頭前庄,早期台北盆地從新莊市街開始發展,在平埔人武朥灣逐漸消失身影的同時,漢人的庄頭也一路從南而北開發出頭前埔、二重埔、三重埔。

國圖掃描.jpg

扒龍舟,蔡雪溪,膠彩,1930

然而,這卻不是個容易定居生存之地,更早更早以前,在郁永河前來採硫之時,這一帶仍只是新生海埔甚至汪洋一片,也是地勢低窪容易積水之地。過往大水一來,臺北盆地淡水河以西,含三重、蘆洲、新莊一帶,就變成了水鄉澤國。這樣的先天限制,促使20多年前二重疏洪道的興建,這個疏洪道究竟有沒有發揮當年宣稱的百年防水目的,至今仍難下定論,但原本疏洪道上蘆洲的老居民則是因此分崩離析,另覓他處而居,今天騎腳踏車經過這裡一大片河濱公園之際有大樹數株與宮廟一間,也許有人會和你提到這些故事,並和你說當年呼聲極高的孫運璿,正是在鐵腕執行這個工程後,才會不省人事的。當然這是坊間謠言,聽聽就好。

10817602_438116449684650_2058136828_n

忠孝橋上所拍攝之臺北島(浮洲)

今天蘆洲、三重、新莊一帶,就我所知的新莊來說,在靠近觀音山脈之際,仍有不少地勢更低漥之處,也有至今仍然限建的塭仔圳限建區,那裏有僅存的大片農業田景和建於其上的大型工廠。我小時在新莊靠近泰山之處,仍然可以看到蓮花點綴荷花片片的沼澤,今天他們則變成傳說中的台北副都心和新莊歐洲村,想來令人覺得物換星移,還有些恐怖,沼澤地,旁邊還有更多的濕地,五股的洲子洋,在大洋之間的小沙洲累積而成的新建案……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