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臺北城南外的風景變化

照片拍攝收集、撰文:呂其正;展覽畫作提供:力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位於臺北市南昌路一段的孫立人將軍官邸,目前(8/16-10/16)正在舉辦「 Back to 1919 畫說臺灣建築文化遺產特展」,藉著這個機會,我們希望用一些老照片與明信片來介紹日本時期臺北南門外一帶的變化,也就是現在臺北南昌路和牯嶺街周遭的風景。此外,我們也會介紹這次特展所在的臺灣軍軍司令官官邸──又稱孫立人官邸──的變化與特色。

日本時代初期臺北城的城門、城牆、農田、人家

日本時代初期臺北城的城門、城牆、農田、人家

這張照片年代非常地早,我們知道臺北的各個城門原本都有城牆連結,可是在日本時代初期,大概1904年前,城牆就通通被拆除,城牆石也被移做其他建築用途了。這張照片上這個門樓形狀一樣的門口是今天的南門,右手邊這個民眾走在城牆上,是整條通路,然後左手邊還是一片田園景觀,讓人可以遙想清代末期臺北城的景觀。這邊有比城門還高的煙囪,這是今天的公賣局,當年總督府專賣局南門工場的一部分。

「Back to 1919 畫說臺灣建築文化遺產特展」展出畫作:小南門。繪者:游志忠

若從這張展覽畫作「小南門」來看細節,城門有牆垛和通道。臺北城其他的城門長得像是紅色的碉堡,只有小南門樓基上有迴廊與柱子,像是漂亮的亭臺樓閣。這主要是因為小南門的興建跟板橋林家有密切的關係,這城門通往板橋一帶,蓋的形式與風格也都比較漂亮。

1905年以後的南門與人力車。

這張照片是南門的近景,有著漂亮雙重屋簷的南門依然存在,但是大家可以注意到一些不同:兩側的城牆已經不見了,象徵臺北城牆失去了重要性,也不符合日本政府規劃臺北市的需求。城門門口有些運輸工人在辛苦搬運,旁邊還有一臺人力車。城門右邊因為城牆被拆,已經可以看到對面的建築了。從兩層樓斜屋頂,與長型窗戶加強採光這些特色來看,對面的建築是日本政府的官方建築。

再來看這天空,有電線桿,可以知道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已經是1905年臺北三市街通電之後的日子,人們的生活正像文藝復興時代的人們一樣,有傳統的生活方式,也有使用電力發展工業或日常照明的嶄新生活。

除了傳統的三市街之外,南門外也因為道路拓寬、增設下水道設施,還有電線桿通電,而開始有許多日本官舍與日本商店聚集。

三線道與城門風景

日本政府拆除臺北城四周城牆後的一大變革,是把城牆變成了交通要道。像這張明信片中的三線道,同時有漂亮的景觀與豐富的行道樹,讓道路不只是道路,還像公園一樣愜意。這三線道也跟公園一樣,是近代化的象徵。城門就像遠方這個小小遠端的小房子一樣,是端景的一部分,也是風景的一部分。

「Back to 1919 畫說臺灣建築文化遺產特展」展出畫作:專賣局。繪者:游志忠

前面提到南門外開始有許多日本人聚集。農田水路徵收後,出現大型的近代工廠。上面這張畫作,是日本時代的專賣局廳舍,跟現在的總統府完工時間差不多,參與設計的建築師也是同一人,就是森山松之助(1869-1949)。森山松之助在東京帝國大學學習建築的時候,跟隨的老師是辰野金吾(1854-1919)。辰野金吾有很多學生,他們的建築都有一種相似的風格,因此可以稱呼這類建築為「辰野風」建築,特色是使用紅磚、白色線條裝飾,轉角處設計得特別繁複,顏色顯眼,線條變化多,顯得較為活潑,甚至會刻意設計拉高後的高塔,讓人遠遠就注意到建築物的存在。這張畫作中的專賣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居住的南菜園。

另一方面,在南門外也有許多高官與文人雅士聚集。一個原因是,離臺北城市中心愈遠、愈南方,田園和新店溪的景觀會愈明顯,讓人心生嚮往。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1852-1906),就在靠近今天捷運古亭站的地方,蓋了這排木造草屋,當時的人們將這個地方稱為「南菜園」。這些屋舍看似簡樸,但若仔細注意屋頂厚實的稻草,和門口用竹子做的柱子,兩者的品質都非常好,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低調奢華」。兒玉源太郎在這裡自稱「藤園主人」,種植藤樹,並邀請文人雅士在這裡寫文章做短詩、畫畫作。兒玉源太郎號稱自己在這邊雨讀晴耕,床頭邊就是書,過著很愜意很田園的簡樸生活。

南門外從此就開始以藝文活動聞名,另一方面也跟軍隊、總督有緊密的關係。我們常講總統府旁邊的臺北賓館,是總督官邸。南菜園這處是兒玉源太郎的別墅,廣義來看,也是總督別邸的其中一座。

古亭庄配電所

南菜園位於街道北端,這張照片則拍攝於同一條街道的南端。這棟有角塔、圓頂、歐風立面入口的建築,不是教堂,是臺灣最早建立的一批變壓所。前面提到臺北三市街大規模通電,進入電力時代,有了電線桿。那電力從哪裡來?其實是從北部泰雅族傳統生活領域南勢溪而來的。當時的政府與企業家牽制住當地原住民的活動範圍後,利用水力來發電,完成了發電廠,將電力從南往北傳送到市區,經過這個變壓所,再配送到臺北各處。

這個變電所,從外觀上真看不出來它的用途。日本時代的早期建築就是這樣,從學校到各種公共建築,都顯現歐洲建築的裝飾特色。照片中的路面上,除了右側的牛車外,還有一段往古亭新店溪岸邊的輕軌軌道,可以讓我們一窺當時運輸方式的多元樣貌。另外,在變電所後側,可以看到兩個三角形屋頂,這就是跟臺灣軍司令官關係深厚的建築。

臺灣軍司令部

老一輩的人可能會稱呼這張照片中的建築為「警備總司令部」,在愛國西路三線道上,也離南門與小南門很近。可以說我們的戒嚴時期和白色恐怖時期,跟這裡息息相關。這裡現在是國防部後備指揮部,還是戒備森嚴。沒事經過那一帶,都是便衣人員在巡邏。它在日本時代是甚麼用途呢?是臺灣軍司令部,管理指揮在臺的日本軍隊,在文官總督時期,總督與軍事事務分開後,這裡就是最高軍事指揮官的辦公場所。

從國防部後備指揮部的現存樣貌和老照片可以看出來,軍司令部也是一棟以紅磚顏色和白條紋做水平連結的建築,可是跟華麗的總督府或位於轉角、線條豐富的專賣局比起來,這棟建築物顯得水平、方直,底部是讓建築顯得厚重的石材樣貌的基座,兩邊轉角像是厚實的肩膀一樣。中間做希臘神殿的山牆裝飾,一樓入口陽臺也是方方正正。整體來說,這棟建築一樣精緻,但氣質就讓人感覺實在、不花俏,這也許跟它的用途原本就是軍事建築有所關係。

軍司令部與裕仁太子。

這張照片中,軍司令部掛著兩面巨大日本國旗,還有一列高級座車,這是因為有位比臺灣軍司令官地位更崇高的人物來了。是誰呢?是後來有名的昭和天皇,當時還是太子的裕仁太子(1901-1989)。整個日本時代,其實歷任總督都相當重視皇親貴族的來訪,上上下下從中央到地方都會為了皇親貴族來臺灣做妥善的準備,包含住宿、交通路線、觀賞節目等等。這一張照片拍攝的時間是1923年4月,當時臺灣軍軍司令部也是裕仁太子在臺北的行程之一。他參觀完大稻埕的太平國小後,車隊便駛到小南門旁的司令部繼續參觀。長官巡視,當時台北各參觀點的場面盛大和忙碌可想而知。

和洋並置的軍司令官官邸。

這次的「 Back to 1919 畫說臺灣建築文化遺產特展」,就辦在孫立人將軍曾居住過的臺灣軍軍司令官官邸中,這張照片是它今日的樣貌。在拍攝時,我特地取了一個可以看到這座建築物巧妙結合之處的角度。右邊這裡是文化黑瓦鋪疊而成曲線優美平緩的日式和風建築,緊鄰它的左邊,則有一棟洋風建築,上面是石板瓦和銅瓦。洋風建築的材質不同,屋脊的角度也不同,曲線比較斜,高度有兩層比較高,還設計了煙囪出口,這些不同之處,都是學習西洋建築的特色。所以臺灣軍軍司令部一邊是相當日式和風的,另一邊則是西洋風格的,中間再用一條通道把洋風與和風建築連結起來。日本明治維新後,上流階層就相當流行這樣的建築做法:洋館招待客人、學習西洋禮儀;和館則依然做為日常生活起居用途。這種洋館與和館合併興建的方式,日本時代也流行到臺灣來,我們稱作和洋並置。所以光從這張照片的豐富性我們就能知道這間房子的身世不凡,一定是給需要常常接待外賓的重要高階人士居住使用的。

那麼,這麼漂亮的造型,是誰設計的呢?其實這棟建築物的身世,本身就相當有故事性。它總共經過三次大的改建,每次都由非常著名的代表性建築師操刀,也反映了使用機能的變化。

第一階段是水道課長官舍。它最早在1909年的時候,規模比較小,大致上只有現在所見的一小部分。當時的臺北市三市街,公共衛生排水系統等防止傳染病的都市建設非常急迫,所以總督府就有水道課來專門負責下水道設施,這棟建築物的第一代,就是水道課課長官舍。是誰設計的呢?又是前面一直提到的建築師森山松之助。他當時就設計了規模比較小但有著洋風建築特色的高等官舍,在城南這裡,可以說是相當有特色的建築,視野也相當好。

軍司令官官邸洋館部分。

這張照片是洋館的陽臺露臺部分,玻璃屋是現在新設的,相當漂亮,也是人們聚餐的熱門選擇。在玻璃屋上面,可以看到煙囪、鋪設有石板瓦和銅瓦的屋頂。這屋脊的角度也很特別,跟一般常見的日式宿舍比起來,曲線比較斜,比較直。高度呢,也有兩層,比較高,還有類似木屋閣樓的窗戶。

1911年,有一個以教育、圖書、講座為推廣事業的團體,跟總督府租下這棟建築物,並增加設計。他們請來的建築師是誰呢?來頭不小,是日本時代以設計醫院和學校聞名的建築師近藤十郎(?-1904)。近藤十郎對學校等教育機構的建築設計有深刻的見解,幫文教團體增建文教用途的建築非常適合。

又過了5年,1916年時,總督府邀請皇族閑院宮載仁親王夫婦來臺參加臺灣勸業共進會。大家知道東門那處總督官邸其實是非常華麗的,不輸日本貴族的宅邸,要是總督住得比皇族還奢華,那可不妙,可能是因為這樣,當時的總督安東貞美(1853-1932),就把總督官邸給親王夫婦居住,並把文教團體請走,自己搬來這棟建築內暫時居住。自此之後,這裡又被稱為「古亭街總督官邸」,或「總督別邸」,它的旁邊一點點,其實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南菜園,也就是另一位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別墅,所以在短短一條路上,就有兩間總督官邸。很厲害。

軍司令官官邸的和館,建於1928年後。

和館部分,現在被當作書店與咖啡廳使用,正呼應以前文教團體與圖書館的歷史。這張照片,關乎到這棟建築變化的第三位重要建築師,淺井新一。總督搬回東門的總督官邸後,到了日本時代中後期,這裡被改為臺灣軍軍司令官官邸,在1928年又有了一次大型的增建,特別在居住部分蓋了日本風格的官邸,這次請來軍方的陸軍技師淺井新一,也是臺灣許多兵營與要塞的設計者,很有名氣。

照片中的和館,就是1928年後新設計的部分。日本人其實還是很在意日式的居住空間,洋館多半拿來招待客人或舉辦宴會,真正家人居住的地方,還是習慣在榻榻米與日式推拉門內。

官邸和風客間。

這是淺井新一修建完臺灣軍軍司令官官邸之後的紀錄照片。這間房間當時是日式的客間,可以看到裡面有著用來彰顯品味與綻放典雅之情的卷軸與插花,同時也有許多精緻的文物置放在架子上。想像一下當時的人們圍繞著矮桌,也許泡茶。照片右側的開窗連接外面的走廊,採光很好,又能開著門眺望設計在旁邊的日式庭園流水,氛圍非常典雅。

官邸洋風客間。

這張照片則是當時洋館內部的照片,可以看到其中有座半圓拱型的壁爐,上面接著煙囪出口。臺灣其實不太需要溫帶地方使用的火爐,但當時的日本人還是要在洋館做出非常有西洋風格的設計,包含外觀、內裝、設施等。這間房間應該是當時的洋風客室,一樣有接待客人的用途,但風格就跟前一張照片的日式風格相當不同,有著在今天看來依然高調奢華的沙發椅、完整的地毯、高腳桌與桌巾,以及窗戶上的花邊窗簾等等。

本間雅晴與孫立人。

接下來簡單介紹兩位居住過這棟官邸的重要將軍。他們國籍不同,但都有一些共通點:留洋過、英文好,有重要的軍事功蹟,也都遇到不公平的對待。左邊這位,是倒數第二位的臺灣軍司令官本間雅晴(1887-1946)。有人稱他是「詩人將軍」,他曾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在菲律賓把有名的麥克阿瑟趕出菲律賓,讓另一名也很會寫文章的麥克阿瑟將軍在澳洲對著菲律賓說「我還會再回來的!」。本間雅晴在二戰後的軍事審判中,被認為涉及死亡行軍,處以槍決,但有人為他叫屈說,他只是幫上級背了黑鍋,他本身跟死亡行軍的關係不深。

右邊這兩位都非常有名,一位可能是大家應該都認識的林旺先生,旁邊這位則是帶著牠來台灣的孫立人將軍(1900-1990)。孫立人畢業於美國維吉尼亞軍校,二戰時期在緬甸擊敗日軍,帶領的部隊戰力高強,他後來是二級上將,也是陸軍總司令。

大象林旺後來去了圓山動物園,孫立人則在日本人回日本後,入住這座臺灣軍軍司令官官邸。孫立人的評價一直都很好,有人說他功高震主,後來就爆發了孫立人兵變案,政府認為他有反叛的意圖,使他被迫離開這座官邸,過著被軟禁的生活。

當然近年來的調查,早已經替孫立人平反了,但孫立人也替這棟建築物畫下一個句點,並開啟新的章節。他算是最後一位入住此處的將軍,建築物之後轉為俱樂部用途,不再讓人居住,在1993年變成陸軍聯誼廳,現在民間團體接手後,也依然是知名的餐廳與漂亮的古蹟。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