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高中-臺北州立第二中學

#歡迎校友認親

照片是某年回學校在辦公廳舍外面拍起來的,有戰前樣貌,有戰後時期,校舍都沒變,可以混在一起看。

我是成功高中畢業的學生,讀書時唯二意識到校史有兩個啟發點帶動兩個歷史時期。

第一,是老師總會說:建國成功建國成功,以前建國中學和成功中學就是綁在一起的兄弟校,不要理那個師大附中。

第二,來自三民主義老師,當時臺灣史學界已開始蓬勃但要落實到教學現場好像還沒那麼快,但老師用一抹微笑的方式說:我們以前是臺北二中,那個你們喜歡的中山女中以前是北二女,就在現在的立法院位置(不過這段描述是錯的,中山女中是北三女),以前下課男女都要有段距離走,不然會引起人說話。

不太確定三民主義老師指涉的歷史時間,但比較能肯定她已經追溯到日本時代了。
在成功高中,我們沒有建國中學的紅樓(1909,近藤十郎),也沒有師大附中的西樓(1937,成熟的建材與設計),我們什麼都沒有了,1973年拆除濟南路這側的老房子,至今就是座沒什麼建築特色的老校。

即便是回顧過去吧,北二中校舍落成的1925年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低調穩重地蓋了當時的校舍,看起來的確實用,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我想是一樓那些大面拱形開窗,羅馬戴克里先風格的窗戶分割方式吧。

臺北州立二中是間菁英學校,臺人居多,只收2-300人,看相關記載,好像有在日本時代發生過罷課事件(不確定)。

戰後初期,也有陳映真前輩跟著群眾去美國大使館(福興國小旁邊那座)分手抗議的事蹟出現。看起來很酷吧?

但現在去成功高中,只會有「民族奠定了復興基礎為台灣創造了光榮歷史」,這類跟自身學校和周遭生活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教訓歌詞。入口有孫中山頭像,左手邊有孔子像,旁邊是鄭成功紀念碑,日本時代的痕跡算是徹底被抹除了,除了那一排大王椰子,可能是日本時代留下來的。

我個人也是不會對抹除日本時代這件事情那麼感冒,但反過來說,先做的學生和時代,也已經不流行建國成功了,跟沈葆禎與鄭成功綁在一起的學校記憶也與來愈牽強,早年還有「黨校」之說,例如連戰是我學長,而雕像們掉漆都愈來愈嚴重了……

200人的校園設計至今塞到了3000人……可以這樣說吧,這件學校不太有方向,沒有戰前的校史記憶,不在意戰後中華民國對學校的期待,然後爆發性的學生人數就讓建築拆了又建,建了又拆…很可惜。

想來想去,只推薦,成功高中昆蟲館!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