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徐州路: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臺灣大學徐州路校區(上)

你曾漫步在臺北捷運善導寺站以南一帶嗎?特別是林森南路、濟南路,還有徐州路上嗎?可曾發現,這邊馬路兩側大樹蓬勃,在光線照落下顯得綠意盎然,車輛也不那麼多,這樣散步起來,路就是走得特別輕快。

 

這一帶的歷史與各個教育機構上一篇我們已經大略提過了,接下來想要向大家好好介紹一處可說是迷你版的建築風情良好去處:臺大徐州校區。這個校區,幾年前依然為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相關系所使用,但隨著相關系所陸續搬到公館總區,這邊更顯得人煙稀少,信步走來,大門兩側的石柱,和這張老照片顯示可以說差異不大,除了「臺灣總督府臺灣高等商業學校」這塊老照片上的名稱,以及內部若干建築改變外,這裡校地依舊,景物依然,彷彿一道時光之門一樣,踏入內部的同時,就帶你回1960年的臺大法社學院、帶你回日本時代的高等商業學校,更帶你回日本時代臺北城內外那片美麗景色,以及開闊的天際線。

 

徐州校區入口現況

徐州校區入口現況

今徐州路臺大法社學院日本時代樣貌

今徐州路臺大法社學院日本時代樣貌

 

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設立於1919年,恰好是一百零一年前,客群是臺灣島上結束中學校課業後,對商業特別有興趣的學生。戰前臺灣的學制是(小學校或公學校6年)→中學校(5年),因此,進來高等商業學校的新生,也是今日高三生17歲左右的年紀了。

 

高等商業學校內部設有貿易專修科與東亞經濟專修科,這在當時已經是很高等的教育以及很專門的科目,並非實業用途的教育。入學生中也多被是日本內地人。隨著二戰爆發,學校內的貿易專修科也改稱為南方經濟專修科,因為當時大日本帝國的一大野心就是往南洋發展,影響所及,連學術圈也無法避免這樣的政治與戰爭風暴。

 

若你是1920年代入學的高等商業學校新生,站在門口,你會看到甚麼樣的景色呢,大部分跟今日是一致的,左手邊,是今天的行政大樓,入口以石造樣貌拱心石,做出厚實雄偉的感受。一樓兩側,則以紅磚拱圈配低矮的欄杆,做出南國特有的廊道,這廊道是很重要的,在臺灣以及其他同緯度的國家,殖民者來到此都不能適應當地的氣候,因此,紛紛在主屋建築外多加一條走廊,夏天時能讓陽光不直射,並讓空氣暢通。若在二樓,廊道就可能兼具室外陽台的功能,這些基本上可以稱為「殖民地陽台」樣式。

 

臺大徐州校區行政大樓

臺大徐州校區行政大樓

再回到行政大樓,大樓的二樓,灰白橫條裝飾下,立了兩條高品質紅磚砌成的方柱,直通一樓。粗大方柱的二樓內側陽台眺望區,除了圓圈欄杆裝飾外,還立了較小但精美的愛奧尼亞柱式,其特徵是柱頂有兩處漩渦型的造型。這是希臘三柱式(愛奧尼亞式、多立克式、科林斯式)的其中之一。愛奧迪亞柱式是相對精巧的柱式,常用於較高樓層以及較顯眼的地方,若你再細看二樓兩側的廊道,就會發現建築師改用了多立克柱式,這是一種簡單、乾淨,無其他裝飾的厚實柱式。因此,該建築中心一樓是厚實的石造貌大門,中心二樓陽台處,接著用相對繁瑣的愛奧尼克柱式,吸引你的目光,這實在是建築師善用古典元素,所精心安排的一道目光饗宴。

作者、攝影:松阪豬(呂其正)

延伸閱讀:漫步徐州路: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臺灣大學徐州路校區(下)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