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越安靜越有力量。」這是建築師陳瑞憲在2012年出版的《究極京都》一書中,為京都下的評語。京都,做為一個千年古都,確實擔得起這樣的論斷。同時,和唐代長安相比,京都至今仍是一個「活著」的古都,它的日常生活文化中,尚且蘊藏著許多傳承自千百年前的元素。在京都,「歷史是過去與現在的對話」這句話不只是是歷史學者的座右銘,在每個日常生活角落中,都能看見它的具體展演。

從歷史到科技,和人文有關的故事、新聞
「京都,越安靜越有力量。」這是建築師陳瑞憲在2012年出版的《究極京都》一書中,為京都下的評語。京都,做為一個千年古都,確實擔得起這樣的論斷。同時,和唐代長安相比,京都至今仍是一個「活著」的古都,它的日常生活文化中,尚且蘊藏著許多傳承自千百年前的元素。在京都,「歷史是過去與現在的對話」這句話不只是是歷史學者的座右銘,在每個日常生活角落中,都能看見它的具體展演。
臺灣大學離正門較近的土地公祠(不知為何現在叫做離客家文化較親近的伯公亭),名氣響亮,松坂豬今天要介紹另一座跟台大有關的土地公廟。特別是生活在台大後門生活圈,例如社會系、社工系、新聞所、電機系等等的學生,這間土地公廟與這些學生關係反而比較近,但大多數的人可能都不太知道這間下內埔(庄)土地公。
「人擠人」這個詞對不同人來說,可以代表著不同的事情。對小鎮居民來說,和好幾個朋友一起跑進商場裡就是了。對都市居民來說,則是擠上捷運到達下一個目的地。有些人會因為人潮眾多而感到緊張,有些人則享受這種景象。如果被很多人包圍能讓你振奮精神,那你就可以到這些地球上人最多的景點旅遊,保證可以讓你有跳進人海的感覺。你需要排很久的隊,但也可以看到一些非常驚人的景象。
便宜的物價吸引人們到此處購物,但旺角實際上並不需要掛出「下殺五折」的標示吸引人潮。根據路透社報導,旺角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每平方公里的居住人口有十三萬人。根據衛報報導,旺角以充滿活力的商店著名,從玩具收藏、球鞋、鳥到金魚,什麼都有賣。
青島匯泉海灘上的人潮。照片來源:Stringer/ Getty Images
根據報導,每天約有十三萬人來到青島市這個熱門海灘。每日郵報指出,人們湧入這個海灘,是因為它離市區很近,而且免費入場。
TripAdvisor網站上有超過四百則以上評論指出,牛津街的人潮非常擁擠。有個人這樣寫:「準備好面對人潮,這是在這裡購物或散步唯一的缺點。」另一個人說:「如果你可以順利穿過人群走自己的路,那這對你來說會是很棒的一條街,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倫敦,人們一定會推薦你來這裡。」
正因如此,根據BBC報導,倫敦市長已宣佈,從2020年開始,牛津街將成為行人徒步區,巴士、計程車和汽車都禁止進入。
十字路口不像是人們會拜訪的「景點」,但是根據報導,每次澀谷十字路口的燈號轉綠,就會有兩千五百人穿越馬路。很酷的地方在於,車流會完全停下,讓從十字路口各個方向湧來的行人通過。有個日本網站甚至說,這裡是東京最棒的景點,因為它很接近商圈,人們又經常在這裡拍到令人嘆為觀止的照片。
巴黎羅浮宮收藏了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品。照片來源:RossHelen/ iStock
巴黎羅浮宮收藏了一些最為人所知的藝術品,包括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德拉克拉瓦的〈自由領導人民〉。但最讓人驚訝的,還是竟然有那麼多人拜訪羅浮宮這件事。根據羅浮宮官方網站的公告,2016年共有七百四十萬人來到羅浮宮參觀。
伊斯坦堡的大市集被稱為全歐洲最應該去的旅遊景點。照片來源:chris-mueller/ iStock
人們喜歡在旅行時收集紀念品,這也是行程中總會安排購物點的原因。伊斯坦堡的大市集裡有超過三千家商店,吸引約一千五百萬名遊客,這讓它成了歐洲最應該一遊的景點。每日郵報指出,大市集自1461年開始進行商業活動,從地毯、織品到珠寶、黃金,應有盡有。
不管是一年中的哪一天、哪個時刻,紐約時報廣場總是擠滿了人。根據時報廣場的官方網站公告,每天都有超過三十萬行人行經「時報廣場的心臟」
雖然每年除夕夜時代廣場的報時球降球儀式都會吸引成千上百的遊客,百老匯大道上的名牌商店也常年吸引著遊客,但遊客並不是人潮擁擠的唯一原因。在市中心工作的當地居民通勤上下班的路上,都會經過時代廣場。
北京的紫禁城是「傳統建築的迷宮」,裡面收藏著「一些世界上最好的文物」。人們湧入這座宮城,去看明、清兩代收集的文物。根據《中國亮點》網站報導,每年有一千四百萬人來到這座超過二十四位皇帝居住過的宮城。
中央公園佔地八百四十三畝,也就是曼哈頓總面積的百分之六。2011年,中央公園的遊人高達三千五百萬人。在中央公園舉辦的夏日音樂季和世界公民節等活動只是人們喜歡去這個公園的原因之一。
在聖彼得廣場,你可以看到聖彼得大教堂、瑞士衛隊,還有聖彼得和聖保羅和其他許多聖徒的雕像。2016年,有將近四百萬名天主教徒來到這個地方。但不是教徒的人,也會為了看文藝復興藝術家如拉斐爾、伯尼尼和米開朗基羅等藝術家的作品來到這裡。
雪梨歌劇院按理說是澳洲最具辨識度的地標之一,這可能是它每年吸引八百二十萬遊客的原因所在。它從1973年開始動工,花了十六年才建造完成,現在每年舉行三千場以上的表演活動。
印度的泰姬瑪哈陵同時吸引了浪漫主義者和建築愛好者。照片來源:nicolemoraira/iStock
這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背後的歷史、愛情故事和建築每年吸引七百萬名遊客來到這裡。泰姬瑪哈陵官網說它的開放時間是「從日出到日落」,這就給了遊人很多時間去探索並拍下迷人的照片。
喜歡皇室家庭的人會到白金漢宮來。圖片來源:ZambeziShark/iStock
不管是王子和情人牽手還是嬰兒出生的新聞,皇室家庭都是焦點所在,而他們的家白金漢宮也是。2013年,白金漢宮就有五十六萬人到訪,它是目前少數在運作的皇家宮殿之一。最近的研究發現,到白金漢宮一遊是很多美國人死前要做的事清單中的第一項,他們可能是被三十九畝花園中衛兵換班的傳統儀式所吸引。
你必須搭乘山頂纜車上山才能看到香港最美麗的景色,這讓太平山成為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旅遊景點之一。這座香港最高的山也在知名餐廳和美麗花園的附近,這可能是每年有七百萬人來到這裡的原因。
這是全球第十一座迪士尼樂園,也是遊客最多的迪士尼樂園之一。每年有超過七百四十萬遊客來到這個主題公園,因此香港迪士尼樂園在過去三年裡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的面積,以消化遊客。這個主題公園不僅在香港地鐵線中有屬於自己的一站,它還是根據中國風水規則所設計的。
即使是海島也可以擠滿了人,住在哥倫比亞聖克魯斯島的人很清楚這一點。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座島是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這也是吸引許多遊客的原因之一,因為「每個人都想看看一千兩百個人生活在一片土地上同時人口密度是曼哈頓的四倍會是什麼樣子,而且還沒有自來水,沒有下水道系統,沒有警察、醫院和收垃圾的人。」
馬丘比丘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也是秘魯最多遊客拜訪的目的地。印加神明Aps的力量據說會在廢墟中出現。除此之外,由於馬丘比丘實在太熱門了,因此遊客的單日上限是兩千五百人,一年則是九十一萬兩千五百人。旅遊網站會告訴人們一些小秘訣,例如在一大早或者日落之後再到馬丘比丘,以避開人潮,充分體驗這個古老的地方。
美國購物中心座落在美國中西部的明尼蘇達州,但它吸引的遊客可是從四面八方而來。每年有四千萬人到訪此處,其中三分之一是從美國國外來的。這個購物中心裡的商家超過五百二十間,吸引的人潮比迪士尼樂園、大峽谷和貓王的故宅雅園加起來還多。
明治神宮處於東京的喧囂之間,全年開放。它是為了供奉明治天皇和皇后而建,每年有三千萬人為了食物、祈禱、文化展覽和祭典來訪此處。
20. 紐約,大中央總站
大中央總站可不是普通的火車站。每天有超過七十五萬人經過這裡,其中有遊客也有乘客。人們試著搭上每五十八秒來一次的班車,逛逛六十五間商店,或只是簡單地買一點東西吃,就像人們每天做的那樣。
原文出處:Business Insider
緊鄰馬路但不影響交通的熱鬧戲台
剛才騎車沿著新生大排往南回家,經過新生北路與長春路交界處,哇!好不熱鬧的戲台後台與前面的滿滿觀眾阿。有些廟方為了讓神明開心,即使前方觀眾很少,但依然要花錢請劇團的表演。但這裡一看就不一樣,滿滿的人潮。
今天,是農曆八月初二,廟旁的戲台上,正上演由欣櫻鳳歌劇團帶來的精彩表演,由正氣養生館、竹漾養生會館、清豐行,還有勁旺整合行銷所贊助支持。過幾天,還會有東京酒店贊助的松興歌劇團,整整近20天的表演,是何方神聖可以引來這麼多信徒大力支持、贊助呢?
原來,是蘇姑娘廟!
有求必應的蘇善堂蘇姑娘,平常台上總是滿滿的化妝品。今天因有活動所以另外收起。
這是一間乍看之下不起眼,但歷史悠久人氣旺盛的小廟。說起蘇姑娘會特別被祭拜的原因,是因為在台北稱作台北府的時候,北部一場瘟疫盛行,把姑娘的命奪走了,她的家人,聽說是大戶人家,就建了廟宇供奉她。
類似的姑娘廟,松阪豬我現在住的紀州庵附近的古亭捷運站九號出口,也有一間古亭地府陰公廟,廟方還會特地在節慶放上燈泡,一閃一閃地,不說還以為是聖誕節要來了呢。
說回蘇姑娘,在這之後,相關的神蹟就愈來愈多,歲月流逝,這供奉倒也是神力無比。台北歷經了清代統治又過了日本殖民政府統治,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位新來的外省三輪車朋友,因緣際會住在姑娘廟旁邊,卻想要拆了廟宇,擴建自己房舍。但據廟方說明牌解釋,果然蘇姑娘法力無邊,這位外省朋友才剛要拆除,拿榔頭敲擊廟體,就立刻被自己手上的大榔頭莫名的強烈反彈力量所傷!所以,就沒有人敢拆廟宇了。
三輪車朋友後來從此處搬走,屋子賣給陳家人,做油漆生意。陳家不拆廟宇,與廟比鄰,事業也愈來愈發達。蘇姑娘廟也就能夠繼續在當地庇佑信徒了。
蘇姑娘廟緊鄰的土地公廟,同樣小巧精緻
1968年,因為地方人士的虔誠信仰,小廟就搬到今天的地方再建。新廟在今天的中山區中山里,新生北路二段56-3號。有趣的是,廟體的位置對面,依然是老台北小路,與當代新道路畫切之後,分割出來的三角畸零地。祂也緊鄰土地公廟,可以說小小一處,保佑神力兩倍無窮。
今日來供奉蘇姑娘的信徒也以姑娘居多,這裡離行天宮站周遭的辦公室大樓不遠,距離上也和南側林森北路等八大行業很近。除了香火鼎盛之外,數個月前我經過時,沒有人在現場管理,但鮮花與供品滿滿地都是,有很多人會供奉保養品!
信仰的活力就是平常生活的累積與特定節日的慶祝
我還注意到,管理人員貼了一個公告說:「請購買自己常用而全新的保養品及化妝品,於點香拜拜時,開罐並祝禱請蘇姑娘使用,還願者於燒金紙後,帶回繼續使用,毋須將物品留在現場」。不論如何,這是一處有故事的小廟,也是不浪費化妝品資源,而且能讓化妝品或祭拜者自身得到蘇姑娘庇佑神力的好所在,給大家參考。
補充:一般來說,姑娘廟,會被稱為成「陰廟」的一種,但這陰廟、陽廟之稱,我認為其實沒有貶意。相反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事故而離開人間,卻在近代不斷顯現奇蹟讓人們相信並聚集的廟宇,不覺得,離當代人們的生活更親近嗎?
進場要付30元,別忘記了喔。你看人潮很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