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最常見的那張照片是什麼時候拍的?

我們在報章雜誌或張愛玲相關的活動宣傳上,總是看到她這一張穿著旗袍的照片,非常有自信,或許還帶著一點倨傲。由於這張照片的過分常見,也使它成為人們認知中張愛玲的唯一形象。但在她趁早出名的生涯中,究竟是什麼時候拍下這張照片的?她本人對這張照片的看法又是什麼呢?

根據張愛玲本人後來的記述,這張照片是一九五四年她在香港拍的。照片右下角「蘭心1954」的字樣還清晰可見。

Eileen Chang

張愛玲在回憶這張照片時寫道:

一九五四年我住在香港英皇道,宋淇的太太文美陪我到街角的一家照相館拍照。一九八四年我在洛杉磯搬家理行李,看到這張照片上蘭心照相館的署名與日期,剛巧整三十年前,不禁自題「悵望卅秋一灑淚,蕭條易代不同時。」

這張照片拍得好,大概是她所有照片中,最符合讀者想像,也最能滿足大眾對張愛玲形象要求的一張照片。

已經是一九五四年了,中共都已經建國,但她仍然穿著闊滾邊旗袍,窄窄的腰,腕上戴一只鐲子,渾身裹著舊時代繁複華美而神秘的空氣。但她的神情和姿態又是新時代的,睥睨、自信,眼睛裡有光。

這時候的她三十歲,不是剛出名的年紀了。但是和二十幾歲時相比,無疑更美。

正因為人們認為這張照片和她在作品中表現出的個性最相符,加深了「文如其人」的印象,所以也最常被出版社、報刊、學界用為宣傳。畢竟神秘、豔麗、昂然中又帶點笑意的女作家,總是更引人注目。

不過張愛玲並沒有刻意在讀者面前維持這樣的形象。她其實喜歡自己看上去親善,沒有讀書人氣息。日後她與前文提過的摯友宋鄺文美在書信中談起自己,大約也是她對三十四歲這張照片的感想:

我喜歡圓臉。下世投胎,假如不能太美,我願意有張圓臉。(正如在蘭心拍的一張照相,頭往上抬,顯得臉很圓。)

在張愛玲自己整理出的老相片集中,有許多照片,眉眼神情都更為溫柔,臉圓潤潤的,遠沒有上面那張照片銳利。

Eileen Chang

Eileen Chang

她好幾次都因為陌生人說她看上去面相老實,不像個識字的人而高興。現在許多人覺得她孤僻而不容易接近,也有人說她矯情,其實仔細讀她的文章,會發現她是個很可愛的女人。

 

首發於知乎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