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huy Ong 編譯:歷史小豬
「我們被所愛之物而定義。」
在傳統的愛情故事裡,男孩遇見女孩,男孩愛上女孩,女孩愛上男孩,然後發生一些關鍵的故事情節。除非故事還有續集,不然我們會假設男孩和女孩之後就會永遠過著快樂且不合邏輯的日子。但是,如果在未來世界,故事變成男孩設計出女孩呢?在《銀翼殺手2049》裡,K(雷恩‧葛斯林飾演)和他的AI全息投影伴侶嬌伊生活在一起,而嬌伊是華勒斯企業生產並為人們量身打造的完美伴侶。她的產品標語是:「做你想看的,說你想聽的。」
這部片的編劇邁克爾‧格林表示:「我知道我們說了一個主角性格渴望提升的故事,所以呢,因為我們是被所愛之物而定義的,那麼他所愛的,也一樣需要一個故事。現在,如果那個故事僅僅是他的幻想和優異的程式運算結合而成的投影呢?或者說,她只是一個「特別的」嬌伊版本,因為她和一個獨特的人在一起,所以她就變得多了一些什麼──這是我希望人們看完這部片後仔細思考的問題。當K在最後看到嬌伊的廣告,那卻不是他的嬌伊……那傷了我的心。而《銀翼殺手》系列電影就是應該要讓人感到傷心。
《銀翼殺手》系列電影就是應該要讓人感到傷心。
K是一個複製人,但他仍會感到孤單和渴望。雖然他和嬌伊好像愛著彼此,悲劇卻存在於這場幻覺之中。如果某件事的幻覺是有意義的,那這件事到底有沒有意義?在《銀翼殺手2049》這場愛情故事裡,什麼是「真實」而什麼不是的概念很模糊,但我們卻清楚知道K因為嬌伊的存在而得到了安慰,而她也讓他覺得自己像個人。她給了他人類的名字,在這之後,他心裡就有了一些目的和信念,讓他覺得自己不僅僅是被設計出來做事的複製人。從外部角度來看,這段感情是幻覺,但對K來說是真實的──這就代表這段關係是真實的。
就像由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所執導的電影《雲端情人》(Her, 2013)主角西奧多(Theodore)一樣,K把他的渴望投射到AI驅動的女人身上,但他仍在這段感情裡得到真實的情緒和積極的個人意義。這是個自相矛盾的問題:他在感覺這個AI被設計出要讓他有感覺的事情,但這份感覺仍然是有意義的。雖然這段感情立基於某些人造的或被設計出的事物上,但依然為真實世界帶來了持續性的後果。K的愛給了他一個可以為之努力的目的,讓他做出了選擇,並對其他人產生了許多長期的影響。
《銀翼殺手2049》裡有種潛在的希望:嬌伊的成長能夠比她內部程式所設定的更多──她愛著K,這是出於她自己的能動性,而非只是一場空虛的幻想。K受傷或者她可能嚇到他的時候,她關心K的舉動,都暗示著她和K的感情很好。當她的數據資料被摧毀的時候,K明白了她是如何定義著他。編據格林認為這樣的升華以一種驚愕的方式來到K的身上,但也讓K決定為更崇高的目標努力:去營救戴克,並讓戴克和他女兒團聚。K把嬌伊型塑成他想要她成為的樣子,但嬌伊反過來也型塑了他。因著他們對對方的愛,K和嬌伊似乎都超越了自身原有的程式設定限制。尋求著更多東西的仿生人男孩和全息投影女孩之間的這場戀愛,為我們帶來了近期科幻作品中,最發人深省的一段關係。
原文出處: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