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下的高雄旗津

悲傷的音樂揚起

2003年1月,莫札特的音樂飄揚在高雄旗津港口一帶,一名加拿大學者與高雄市政府眾人搭船在旗后漁港東邊緩緩前進,這是加拿大學者史蒂芬的父親二次世界大戰時,身亡於此的現場。

高雄港

高雄港。Photo by CEphoto, Uwe Aranas or alternatively © CEphoto, Uwe Aranas

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昔日的「打狗」天然良港,逐漸被規劃與改造成新興的現代化港口,地名也從日本發音改成「高雄」二字。隨著日本南進化政策的開始,高雄成為日本往南征服菲律賓、馬來西亞的重要起點,隨之而來的是配合工業與軍事單位需求的產業,如日本鋁業株式會社、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此外,左營、萬丹一帶則被規劃成日本海軍基地,原本當地的居民都被迫遷村,軍事規範下民眾也不得進出這些地方,增添上了一絲神秘感。

清領時期的打狗港

清領時期的打狗港

這樣提供工業機能與日本海軍調動的軍事位置,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為首的同盟國軍隊當然不會放過,在日本軍隊開始從太平洋戰爭節節派退後,美軍同時也多次派遣軍機與艦艇對高雄港大肆轟炸,而且採取不分軍民的大量轟炸方式,傷害平民的事件多有,不少耆老也對高雄大轟炸頗有記憶。

日本時代的高雄港

日本時代的高雄港

回不來的父親

說到這裡,這又跟史蒂芬教授有甚麼關係呢?原來,日美交戰多年下來,在菲律賓一帶日本方面接收了不少敵軍投降的士兵,爾後成為「戰俘」。1944年年末,日方計畫把位在菲律賓馬尼拉的1500多美軍戰俘送往日本門司港,但戰俘船(鴨綠丸船)才出發一天,位於美軍大黃蜂航空母艦上的軍機就發現了該船,沒有判別且不知道船上有戰俘的狀況下,該船受到多次火力攻擊,鴨綠丸船因而停靠岸邊躲避,沒想到隔天又被盟軍軍機再次錯認,在大量攻擊之下,鴨綠丸在菲律賓Olongapo港口附近沉默,戰俘死亡300多名。

剩下的戰俘,在12月的平安夜被移轉到江之浦丸等船隻上,繼續北上,於1944年12月31日,到達高雄港口,等待下一進度的移轉。但沒想到美軍於1945年1月繼續由大黃蜂航空母艦發動飛機攻擊高雄港,這次轟炸再度造成300名戰俘死於轟炸,死者遺體則由日軍送到旗津一帶埋葬。最後歷經這幾波轟炸的戰俘,好不容易在1月月底抵達日本門司港,原本1500名戰俘活著下來的人數只有近500名,從菲律賓到臺灣,再從臺灣回日本本土,這趟戰俘移動的航程,可以說是一趟死亡之率,同時也是相當悲慘的運輸過程。史蒂夫教授的父親就是死於高雄港盟軍轟炸下不幸犧牲者之一。

倖存者的現身說法

2005年,84歲高齡的查理斯湯尼,從美國特地飛來臺灣,在蘇格蘭風笛吹奏的哀傷樂曲下,與30多名當年戰俘相關的人士,如親友、朋友,或者長官等,一起站在高雄新光碼頭默哀當年死去的戰俘。查理斯湯尼本人就是船上的倖存者之一,據他本人當時在報紙報導上的描述:「運輸過程中日方也不理會我們,沒水、沒食物,沿路先死了40多名同伴,到了高雄不久後,要重新啟程前往日本門司,沒想到再度遭受轟炸」。原來轟炸當時,船首與船尾都受到巨大損傷,開始下沉,有人直接被炸死,有人則是沉船後因不黯水性而淹死,港口四處都是浮屍。兩天後,日本憲兵讓存活下來的戰俘把這些浮屍集中,埋在現在大汕頭旁的中洲海灘。戰後這些屍骨輾轉先運送到上海,1949年運回美國夏威夷埋葬。

1920年代的高雄港

1920年代的高雄港

景點內含的多愁善感

海港似乎總是充滿著各種情緒,有遠洋漁船返國時親人團聚的歡喜,也有要前往遠方征戰或經商的離別感情,2000年後在許多史料公開、數位化後,也讓二次世界大戰許多臺灣各處發生的傳聞故事,不論悲歡離合,有了直接的證據,證明發生的時間以及地點,也讓與事件相關的後代能循線找尋蹤跡。若真有魂魄,希望1945年這批一天內「蒸發」在高雄港內的300多名軍人,能安然歸於其意願所屬之處。

 

資料來源:

  1. 盟軍遺族來台憑弔,20030216,聯合晚報,2版
  2. 二戰戰俘 高港悼400亡友,20050110,聯合報,C2版
  3. 美軍誤炸江之浦丸戰俘船事件,網站資料,擷取於20200408,網址:http://taiwanairpower.org/blog/?p=14434
  4. 高雄港的故事,網站資料,擷取於20200408,網址:http://takao.tw/kaohsiung-harbor-story/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