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背痛的小故事,椅子啊椅子!

不曉得是否有很多人在辦公桌前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最後因為久坐太不舒服了,選擇站起來工作。但是,人類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坐在椅子上做事的呢?

有些人認為,「歐洲最古老的座椅」是地中海北部克里特島上米諾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 西元前3650-前1400年)克諾索斯(Knossos)王宮的王位寶座。這種說法當然有問題,但人們應該是找不到早於克諾索斯王宮年代的椅子遺跡,才會把「最古老的」這個頭銜獻給王宮中的王位座椅。但至少透過克諾索斯王宮的遺址,我們可以知道如此久遠以前,椅子就已經存在。

克諾索斯王宮於1900年被挖掘出來時所拍攝的照片。照片中右方就是有靠背、與石牆相連的椅子。

在古埃及的壁畫和雕刻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高靠背、有扶手的座椅頻繁地出現。但和古希臘一樣,座椅是統治階級的專屬物品。例如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約西元前1303年-前1213年)在阿布辛貝神廟外的巨型雕像,就是坐在椅子上的。

埃及阿布辛貝神廟外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依山而鑿,雕像都呈坐姿,坐在有著高靠背的椅子上。

在古希臘和古埃及文明中,有著高靠背和扶手的椅子讓統治者和祭司們看起來更加尊貴、崇高,也是權力的象徵,這使得一般平民沒有使用椅子的權利。古代的希臘和羅馬人斜躺在椅榻上,中世紀歐洲人則坐在長條板凳上。

在中國,人們主要坐在席子上或榻上,所以成書於魏晉南北朝的《世說新語》裡面就有「割席斷義」這個故事,說的是管寧和華歆這兩個朋友坐在一塊席子上一起讀書,管寧覺得華歆愛慕虛榮,就把席子割成兩半,對華歆說「你不是我的朋友(所以我不要和你坐在一起)。」想想管寧也滿有道德潔癖的。不過,在較早的東漢時期,中國已經出現了「胡床」這種比較高的、可以坐的家具,學者認為它應該是從北非經由中亞傳到東方來的,這也符合椅子最早出土於古希臘、埃及的事實。同時,學者也發現,在西元二世紀,印度人就有了坐椅子的習慣,而這個習慣在魏晉南北朝甚至唐朝,逐漸地隨著佛教的傳播進入了中國,椅子從寺院到皇宮,再從皇宮進入民間。到了五代十國時期以及宋代,椅子已經普遍出現在中國的家庭中,成為常用家具之一了。

這是清文宗皇太極留在瀋陽故宮的鹿角椅,極具滿洲特色,2011年時曾到臺北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

而在歐洲,到了十六世記,椅子也逐漸普遍成為家具之一,到了十八世紀之後,椅子才開始廣泛地被用在學校、辦公室和工作室中。不過,平底的椅子並不符合人體工學。當人們坐在椅子上的時候,骨盆、髖關節和腰部所承受的壓力比站立時還要多。所以,因為長期久坐而造成的背痛和腰痛,其實是人們自找的。如果公司或家裡沒有站立式工作檯的話,還是記得多站起來走走吧!

參考資料:
1. 諾曼‧戴維斯(Norman Davies)著,郭方、劉北成譯,《歐洲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1年。
2. 柯嘉豪((John Kieschnick),〈椅子與佛教流傳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本4分,1998年。

 

Comments

comments